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昭通 | 鲁甸:砥砺奋进展新颜

2022-09-18 06:44:15 1495

摘要:鲁甸县城新貌 丁世新 摄记者 李云飞如果说,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是鲁甸县各族干部群众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的话,那么,不向命运低头、勇立潮头敢为先则是鲁甸县各族干部群众奋发图强的真实写照。团结奋斗 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团结各族干部群众...


鲁甸县城新貌 丁世新 摄

记者 李云飞

如果说,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是鲁甸县各族干部群众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的话,那么,不向命运低头、勇立潮头敢为先则是鲁甸县各族干部群众奋发图强的真实写照。

团结奋斗 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县委、县政府团结各族干部群众,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妥善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全县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488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60.9亿元,年均增速7.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952年的48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4.78亿元,年均增速11%;固定资产投资由1952年的2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52.4亿元,年均增速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2年的111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2.82亿元,年均增速11.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52年的95元增加到2018年的26299元,年均增速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52年的18元增加到2018年的9553元,年均增速10.1%。

以人为本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在县委、县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全县人民群众从在温饱线上挣扎到改革开放后基本解决温饱,再到现在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10平方米增加到32.7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由11平方米增加到33.1平方米;全县城乡户户通电,杈杈房、茅草房、土胚房大部份变成钢筋混凝土楼房;各类轿车、摩托车进入普通家庭,小钢磨、粉碎机、脱粒机、微耕机、播种机、收割机进入每个村寨,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电饭煲、电炒锅、微波炉进入城乡家庭;互联网和各类通讯设备快速普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历史巨变。

完善功能 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鲁甸县新建、提升改造了一大批水利工程,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3200亩,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新建龙头山三级和四级电站、黑石河流域电站、陡滩口电站、黄角树电站等;投入巨额资金,先后实施“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村村通电工程”“无电人口通电工程”“西部地区电力建设与改造工程”“县城电网改造工程”“中西部地区电网完善工程”“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与改造工程”“地震恢复重建电力工程”“贫困村电力扶贫工程”等,户表覆盖100%,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充足稳定。鲁甸县先后实施“昭鲁干道”“通县油路”“通乡油路”“213国道鲁甸段改造提升”“巧威公路鲁甸段”“地震恢复重建村组公路”“昭大公路鲁甸段”“都香高速公路鲁甸段”“环城高速公路”等工程,公路总里程从1978年的358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3000余千米,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县广播电视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统筹兼顾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鲁甸县城城区面积从建国初期的一条街增加到2018年的5.2平方公里。随着安置3.6万人的卯家湾跨县安置区的逐步建成,县城面积将在2019年底突破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1978年以前的县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脏乱差现象突出,不堪入目,不堪驻足,“小小鲁甸城,三家饵块店,城内拍巴掌,城外听得见”是当时民间顺口溜对县城的最形象描述。改革开放后,历届县委、县政府不断对老城区进行改造整治,实施县城新区建设、太阳湖新区建设、卯家湾片区公租房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体育馆片区和崇文高级中学片区建设,强力推进卫生县城、园林县城、文明县城、平安县城“四城同创”。在农村,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逐步改变传统陋习,实施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和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七改三清”,促进农村绿化美化净化,乡村环境有提升、秩序有转变。鲁甸旧时候的小县城,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终于旧貌换新颜,蜕变为新时代的朱提之源、千年银都、美丽鲁甸。

发挥优势 产业发展特色突出

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抓手,全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全县粮食产量从1952年的2.9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4.49万吨。近年来,鲁甸县深入推进农业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成功承办中国马铃薯大会,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组织化、党支部+合作社“三个全覆盖”模式,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和专业合作社支撑,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苹果、马铃薯、花椒、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县累计发展核桃35万亩、花椒18万亩、苹果6.7万亩、樱桃1.7万亩、马铃薯22.5万亩,2018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2.6亿元,增长6.4%,产业效益不断显现。

爱家爱业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由于过度垦植,鲁甸县生态环境渐渐脆弱恶化。在县委、县政府的教育引导下,全县干部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逐步树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长防工程”“天保工程”“德援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草工程”等一系列人工造林工程的大力实施,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提高到2018年的35.6%,有效控制了牛栏江、龙树河、龙泉河、小寨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明显减少,森林修复生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环境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持之以恒地实施“国土整治工程”“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五小水利工程”“烟水配套工程”“河道防洪工程”“人畜饮水工程”“节能减排工程”“渔洞水库径流区保护”等一系列工程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余平方公里,解决20余万人和20余万头大牲畜安全饮水困难。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迅速深植于鲁甸人民群众心中,在县委、县政府的引领下,鲁甸县逐渐彰显出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美好生态环境。

百花争艳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全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成效显著。教育方面,全面完成“普六”“普九”,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通过国家验收。截至2018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147所、民办幼儿园32所,在校生(含幼儿)83388人,在编教职工442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比1978年提高30.2个百分点;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9.2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占地面积192.92万平方米,全县校舍总面积84.21万平方米。卫生方面,2018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从1978年的12个增加到19个;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94人,比1978年的197人增加1297人;有病床1482张,比1978年的178张增加1304张;有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97个,在岗乡村医生512人,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人均寿命大幅度提高。老龄、残疾人、工青妇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局面全面形成。

万众创业

非公有制经济迅速“成长”

鲁甸县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重要力量,撑起了鲁甸县经济的半壁江山。截至2018年,全县私营企业发展到996户,个体工商户有9468户,从业人员24962人。2018年,全年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340218万元,同比增长11.5%,占GDP比重达55.9%。企业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不断增强,自觉回报社会的能力不断加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县非公企业累计捐款捐物近6亿元,并开展救援活动,树立了非公企业良好形象。

人定胜天地震灾害

恢复重建全面完成

2014年,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此次地震是云南省14年、滇东北地区40年、鲁甸100年以来烈度最强、破坏最大的一次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全县12个乡(镇)、90个村(社区)、1640个村(居)民小组、39.32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526人、失踪109人、受伤2260人,民房倒塌碎裂,江河堵塞成湖,直接经济损失155.3亿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灾区人民群众自强不息、重建家园,走出困境,获得较好发展。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鲁甸地震灾区视察时强调:“灾后恢复重建要和扶贫开发一起抓,要把住房质量放在首位,提高抗震水平,建设抗震民居,确保灾区群众住有所居、住有所安。”鲁甸各级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克难攻坚、感恩奋进,规划投资76.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09.64亿元,489个恢复重建项目全部完工并通过省级验收,灾区实现浴火重生、凤凰涅槃。2017年1月23日,李克强总理考察鲁甸时,给予了“恢复重建成绩斐然”的高度肯定。

一个不落下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和第一大事来抓,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33”工作思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持“双统领”“双保障”“双推进”和“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标准要求,强化统筹、加大投入,压实责任、攻坚克难,举全县之力决胜脱贫攻坚。同时,大力实施道路交通项目建设、水利项目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不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认真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专项扶贫政策,深入推进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通过各项扎实有效的措施,全县贫困人口从2014年底的126708人下降到2018年底的30243人,累计减贫96465人,贫困发生率从35.91%下降至7.97%,2019年底将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红旗飘飘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鲁甸县历届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加强党的建设,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抓紧抓实,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水平。扎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扎实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储备培养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干部、识别干部,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着力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紧盯重点领域“四风”问题,纠正不作为、不担当、不实干等不正之风,成效明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基本形成。

70年披荆斩棘,70年乘风破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将为家乡作出更大的贡献,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昭通日报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雷欣怡

审核:祝小涵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